top of page
搜尋

細數自由潛水與水肺潛水之間的潛水 5 大差異

  • 作家相片: Chi Ting Yo
    Chi Ting Yo
  • 2022年7月2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如果你在水下待的時間足夠多,那麼你玩的是無論自由潛水還是水肺潛水,你都將收穫一份奇妙的體驗,而且足以讓你原來的生活發生改變。但是,除了最明顯的區別:有氣瓶 vs 無氣瓶以外,你知道自由潛水體驗與水肺潛水體驗究竟有何不同嗎?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觀察海洋生物方面而言:

顧名思義,自由潛水員可以比水肺潛水員更自由地在水下活動。沒有氣瓶的束縛,自由潛水員可以快速移動以跟上快速移動的魚; 屏氣意味著沒有任何氣泡,不用擔心會嚇跑海洋生物。相比而言,自由潛可以讓你輕鬆地游過一團玻璃魚群而不會讓小魚們四散而逃,你還有可能悄悄靠近一隻墨魚而不被發現,甚至與鯨魚“面面相覷”而不至於驚擾它。

而水肺潛水員的優勢在於他們能夠在水下停留更長時間以更細緻地觀察周圍的海洋生物。此外,水肺潛水的觀察時間長度也有利於他們能看到更多海洋生物的各種“精彩活動”。

隨著潛水員的下潛深度加大,光線水平下降,眼睛會相應地通過擴大虹膜讓更多光線進入來適應。在自由潛水中,你通常不會像在水肺潛水那樣有足夠長的時間讓虹膜慢慢適應,因此同一個珊瑚礁在兩種不同類型的潛水員眼中可是大有差別喔 。

沉船、水下建築、洞穴和峽谷等對於自由潛水和水肺潛水兩者而言,同樣趣味十足,但也許水肺在這裡更具有優勢。

因為水肺為你在深度和時間方面提供了更大範圍的探索可能性。你可以停留更長時間,覆蓋更遠的距離,並以相對更低的風險在封閉環境潛得更深入,停留更長時間。

話雖如此,但是自由潛水員比水肺潛水員更靈活。無需擔心減壓病風險,自由潛水者可以更輕鬆地進出洞穴,並且可以靈活地在礁石的夾縫中上下穿梭。

還有一點,自由潛水員只需參加初學者的自由潛水員課程, 然後找到一名潛伴,就可以開展他們共同的水下建築探索了。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水肺潛水員需要參加專長課程才能進行相同的活動。


就與潛友小伙伴交流而言

基於安全考慮,自由潛水員必須始終與潛伴一起潛水,“共同進退”,就這點上與水肺潛水相比,可能會為潛水員們帶來更好的交流體驗。

因為無論是沿線下潛,還是休閒潛水,自由潛水員每一次只在水下待幾分鐘,然後重新浮出水面與他們的潛伴(或潛伴們)談論剛才的經歷。自由潛水員熱衷於彼此分享,經常互相為對方提供建議和支持,如果某一方的潛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另一方會為潛伴提供自己的技巧分享或改善的建議。

而在水肺潛水中,在水下度過的時間要長得多,而且在潛水員之間通常是一致的。因此,潛伴間通常有相同的經歷,像自由潛水員那般分享和談論潛水的機會相對較少。

從潛水員的意識而言

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如果你想在水下探索你的外部世界,請戴上氣瓶。 如果你在水下想探索的是你自己的內心世界,那麼就不要氣瓶了”(匿名)。

這句話從更深層的角度點出了自由潛水體驗與水肺潛水體驗之間最大區別,即水下的自我意識。

在水肺潛水中,潛水員的意識主要是向外關注的——可以看到什麼,並監控深度、時間和持續時間。潛水員的大腦是非常活躍的,他們正處於不斷接受外部刺激的持續狀態,對周圍發生的事情隨時做出反應。

而在自由潛水中,人的意識更專注於自己內心——可以感受到和體驗到的舒適、愉悅和放鬆。大腦會反思、分析身體當前的感受並作出反應,以衡量接下來可以做什麼。

與水肺潛水不同,自由潛水的奇妙之處在於:你不一定是為了觀賞什麼而潛水,潛水是為了發現和提升自己。

從獲得的成就感而言

接下來,我們應該談談自由潛水與水肺潛水的挑戰,這會影響你從做這件事中獲得的成就感。

可以說,一旦你掌握了水肺潛水所需的技能,工作就完成了。只需練習這些必要條件並享受努力的結果 – 即體驗潛點,探索和觀察水下環境即可。

相比之下,自由潛水者有著無窮無盡的方法來改善和增強他們的水下體驗,這是一個更有趣的挑戰。無論是在技巧、心態、學會放鬆,還是在意識方面,自由潛水者都必須不斷地挑戰自己,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邊的環境。

自由潛水這項運動還存在一個很大的競爭性在裡面,與別人競爭,同時,甚至更多的是在與自己競爭。自由潛水員經常在深度、時間和距離上爭取個人最好成績 (PB),這需要相當多的奉獻、毅力和決心才能實現。使自由潛水的實踐總體上可能更有價值。

 
 
 

留言


bottom of page